在六、七十年代出品的中国电影中,反派人物往往穿着由光亮油滑面料制成的衣服,配合其奸狡油腻的形象,直叫人望之生恶。殊不知,这让人敬而远之的面料,便是有着百年历史、独产于岭南的艺术瑰宝——香云纱。
“沙沙,沙沙”,民国时期北京城和上海滩的娉婷女子路过时,常环绕一串声响,挠人心弦,原是来自于她们身上由香云纱制成的服装在走动时摩擦产生。随着光线变幻,这丝绸面料还能如皮革般折射出不同光泽,明暗交映,勾勒出精致女性保养得当的曼妙曲线。
正因香云纱在听觉和光感上拥有的独特魅力,即便依靠当时的技术只能染整出黑、褐两种颜色,依然广受上流社会欢迎,是千金难买的“奢侈品”。
*准确来说天然香云纱只有一色,但因表面呈黑色,背面呈褐色,现在会作为两色来看待。

RECHENBERG香云纱连衣裙作品。
矜贵
贪好新奇的人或许觉得香云纱只有两色稍显无趣沉闷,只有懂得品味的人才了解它的矜贵,贵在每一匹面料皆是匠心之作。
一匹香云纱,需要通过备莨、扫色、踢竹、过泥等十三道全手工晒莨技艺,循环往复操作上数十次才可制作完成。这种技艺,毫无标准化,只依仗传统的师徒形式手把手教导传承,至于最终晒莨成果如何,全凭长年累月经验蓄积而来的“手感“。香云纱繁琐细致的晒莨技艺对手感有着颇高要求,然手工操作与机器化不同的是,前者会视乎操作者状态而存在误差。但估计香云纱的拥有者会将这小小误差作为一个美妙的不足,而不是遗憾吧!正因如此,每一匹香云纱的成品才不尽相同,皆是世界独一的孤品。

接受日照之前,面料会先在室内自然风干。
此外,由于对日晒强度的要求,全年只有五个月的天气条件适合制作香云纱;而对“过泥“程序中所用淤泥的讲究则将其制作地限制在岭南珠三角地区,因只有此地的河泥才能创造出原汁原味的香云纱。
天时、地利、人和,香云纱吸尽自然人文之精华,沐泥而生。中国常用“出淤泥而不染”来形容为人品格高洁,不因外力而动摇。那么作为全世界唯一用泥土来染整的面料,在机器化生产已成为常态的现代社会中,却依然坚持高品质的全手工制作,同值得这么一句嘉赞。
矛盾
香云纱既受高门大户追捧,又为何会落到电影作品中口诛笔伐的地步呢?
缘由“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和“破四旧”社会意识形态运动期间,绫罗绸缎污名化——交易之用的墟市被批判为资本主义的滋生地,生产之人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拥护者,香云纱自身更是被判作资产阶级的代表服饰,从生产到销售的商业生态链面临着全面限制,一蹶不振。历经数十载风雨飘摇,直至2008年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香云纱才得以正名,以传统文化和时尚品的身份重新被大众认识。

RECHENBERG香云纱双面穿长款风衣作品。
然而,发展断层造成的影响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抹平,经历过上述历史的人们还能重构对香云纱的印象,作为如今消费市场中流砥柱的千禧一代却因宣传匮乏甚至对香云纱毫无了解。在旧时因太过新潮被抵制,在现时却又过于传统而被日新月异的商业洪流淹没了。
香云纱仍是那匹香云纱,风味依旧,只是时代变了。
着迷
幸而,香云纱的魅力,时至今日依然有人能与之共鸣。TEMPER邀请到香云纱品牌RECHENBERG的创始人、旅居北京的德国服装设计师Kathrin von Rechenberg与我们分享,西方设计师眼中的中国传统面料香云纱的魅惑之处。
TEMPER:可以简单介绍是如何对香云纱“一见钟情”吗?
RECHENBERG:我第一次见到香云纱是在巴黎学习服装定制时,一位台湾设计师同学将它介绍给我认识,并邀请我加入她的个人品牌,于是我在毕业当天便立即飞到了台湾。之后也回到法国的高定服装品牌工作了一段时间,发觉还是对香云纱念念不忘,便在2000年来到了北京。通过在中国对香云纱更深入详细的了解后,创立了以其为标志的个人同名品牌。
TEMPER:为何对香云纱如此着迷?
RECHENBERG:在我的心目中,香云纱是具有生命力的,是天生就具有灵魂的。制作它需要用到阳光、流水、植物、泥土,是自然和人工的完美结合。制作过程中的变量之多,令到每一匹香云纱的颜色、纹路和长度都不同。它的奇妙之处还在于,它是会成长的,它的颜色会随着收藏时间的增长而变化。如同红酒,静置越久越值得品味。所以每次我拿到新面料都不会立即使用,而是会等待七、八年乃至十几年,等到它们“成熟”了,拥有自己的韵味了再拿出来。
制作成服装后,香云纱还可“再次成长”,每次上身都能令面料愈加柔软亲肤。不同于其他面料,香云纱的“褪色”并不能被简单等同于掉色,它的褪色更像是与服装拥有者身体的融合,会根据穿着习惯产生变化,达到“人衣合一”。

Kathrin von Rechenberg检查香云纱的染整效果。
TEMPER:作为外国设计师,如何在设计中表现中国传统元素?
RECHENBERG:当然,在巴黎求学时曾经学习过许多特别的剪裁方式。但当面对香云纱时,我选择摒弃那些繁复的装饰和华丽的剪裁,甚至连口袋和纽扣都不添加,只为展示这种面料的天然和纯净。我会采用精心设计过的剪裁方式,但这是从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在外观上,你能看到的只有简单和自然。总的来说,对比起元素的堆砌,我更愿意减少人工的痕迹,只保留必要的剪裁设计来突出面料自身的魅力。
TEMPER:制作一件香云纱服装需要多长时间呢?你提供定制服务吗?
RECHENBERG:若是所有面料都已备齐的前提下,大概需要差不多一周。若要制作自己的香云纱面料,通常我们会定制好面料并寄给广东顺德(位于岭南地区)这边的传统染织工厂去染整晒莨,待他们完成会回寄到北京。中间等待的时间也许是几个月或更长,要视当地天气和工厂的订单量而定。
个人品牌的服装是全手工制作,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定制”的。我也可以根据需求来制作,但有些顾客反而会更喜欢成衣。之前有位顾客看中了一件可双面穿的香云纱外套,因她身材娇小并不合身,我提议帮她重做一件。她婉拒了,表示希望我在原外套的基础上进行剪裁调整,因为她喜爱这件外套的成色,如果用新的面料重新做,不一定能呈现她心仪的效果。

Kathrin von Rechenberg身穿个人设计的香云纱作品。
香云纱,拥有最文雅内敛的外表和令人遐想万千的名字,却因工艺讲究、数量稀少而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纸醉金迷生活的显现。正名后再次进入时尚圈的它是否能重登往日备受追捧的“奢侈品”地位?
我们翘首以待。
作者:NATALIE LUO
编辑:ELSBETH VAN PARIDON
图源:由Kathrin von Rechenberg提供
如对本文有任何看法或建议,欢迎发表在下方评论处或发送邮件至info@temper-magazine.com交流沟通。
© THE CHINA TEMPER,A TEMPER MEDIA PRODUCTION,2020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使用THE CHINA TEMPER的任何内容,请联系上述邮箱获取更多授权信息。
- 国潮背后:敦煌飞天降临“盖娅传说” - 8月 3, 2020
- 沐泥而生的奢侈品:岭南瑰宝香云纱 - 7月 15, 2020
- 化魂入形:岭南建筑中的西洋灵感 - 7月 7,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