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先秦,全盛于唐宋,升华于明清,海上丝绸之路除了为岭南带来西洋商品和财富,还有源源不断的舶来文化和思想。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当中西文化一次次碰撞,长久以往便融合成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
在文化形态中,若艺术是清逸的魂,建筑便是详实的形。它或雄伟庄严,或秀致风雅,或飞阁流丹,或水木清华,于宏观处彰显气度,于细微处显露精妙。若将风格喻花,那么秦淮以北的建筑好比雍容牡丹,江南一带应是那风致幽兰,岭南则是秀雅清荷,精巧通透,悦目娱心。
缘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轨迹和国内外、民族间欣欣向荣的文化交流,于世界建筑史上,中国建筑发展时代之漫长,覆盖流域之辽阔,触及风格之广博,无可比拟。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这个战略性地位,令岭南文化中“开放兼容”这个特征在建筑领域上表露无疑,如岭南建筑中标志性的骑楼、满洲窗和花砖,皆是西风东渐思潮的产物。
岭南建筑史上的西风东渐
若追随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足迹,历史上岭南与外国建筑风格珠璧交辉的局面曾出现过四次,分别是汉至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明中叶至清初时期和鸦片战争往后。其中的差别在于,前三段时期的表现形式为外国建筑被获准建造在岭南版图上,是游离于当地文化体系之外的。

位于沙面的欧洲新古典主义建筑,粤海关。 Liangjun Wen摄影作品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两国强租广州沙面(1859年),西方古典主义和钢筋混凝土、玻璃等建筑技术正式注入岭南,为岭南建筑创作增添一抹西洋情调。
广州的万国建筑群
今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古有“广州十三行”,皆是当时商业文明繁荣的缩影。
康熙年间(约1682年),清政府特许外国商户在粤海关的监督下于广州设立洋行商馆,因初时共有商户十三家,便唤其名曰“十三行”。十三行莅临珠江,方便商船进出;内设花园广场,是休闲憩息之所。
“中体西用”是十三行的建筑特征,即在该指定区域内,各国可按照各自风格建造商馆,遵照各自习俗生活。中国工人通过为西洋各国建造楼馆而熟习了多国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为日后“博采众长、洋为中用”的岭南建筑风格奠定了基础。
商业思维的智慧结晶
成长于具有悠久对外商贸历史的商埠重地,商业思维已深深印刻在广州人乃至岭南人的骨子里。随着“洋货”在岭南的盛行,商人们每天为了招揽更多生意而绞尽脑汁。
岭南地区常年潮湿多雨、火日炙人,因此下层为空廊支柱、上层为生活居室的“干栏式”传统民居非常普遍。随着中西文化交流增多,来自欧洲带有商业市场属性的“敞廊式”建筑进入了岭南商人的眼界——将两种建筑的特点相结合,可遮阳挡雨、商住两用的骑楼便应运而生。

岭南经典骑楼建筑,八和会馆。 David Wong摄影作品
骑楼为“前店后居”(前面为店铺,后面为居室)或“下店上居”(下面为店铺,上面为居室)的建筑形式;由于其商业属性,多数以长柱廊式步行街的骑楼群形态出现;建筑风格广泛多元,有仿哥特式、仿巴洛克式、南洋式、中国传统式等等,集世界建筑精华之大成。
因期别具外国风情的店面设计迎合了国人崇洋的心理特点,骑楼广受当时中国商业市场的欢迎。“买洋货,到洋店”,这经商思路难道不正是如今流行的沉浸式购物体验吗?
窗棂中的妙手丹青
岭南建筑多使用灰白色调,见之稍显沉闷枯燥,因阳光映照而流光溢彩的的满洲窗则为其倾泻进几分来自大自然的灵动绚丽。
满洲窗乃蚀刻彩画玻璃,其灵感来源于西方花窗玻璃,窗棂常取材于名贵的酸枝木,在旧时多见于广州西关一带的达官显贵人家。这种兼具中西韵味的装饰品通常为蓝、白、红、青、紫色,偶尔还会添加金、银二色凸显其高档特质。初时,其刻画图案多为百合、雏菊等简单的西洋花式,后来随着制作技艺提升,落笔更为细腻、工艺更为繁琐的中式工笔画逐渐成为主角。

余荫山房中,色彩斑斓的满洲窗。 Zhugang Zhang摄影作品
岭南建筑尤其讲究布局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借景、色彩交叠等设计手法常被巧妙融合其中,如岭南四大园林之一、广州余荫山房中那一扇可观四季景色的满洲窗——透过蓝色玻璃可见冬雪挂枝头;透过红色玻璃可观漫天秋叶;打开窗户时,透过眼睛可赏春夏生机,虚幻观感与现实景色相映成趣。
工艺考究,构思巧妙,色泽瑰丽,它的价值经过上百年依旧历久弥新,这便是满洲窗的独特魅力。
步步生花
诞生于欧洲的花砖曾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时期流传到南洋,而后在20世纪初被南洋华侨将这股风靡全球的“地板风潮”引领回国。
不同于英式风格的典雅,中东风格的繁复,岭南花砖的花样更为简洁吸睛。岭南花砖在设计上通常会遵循“配色不过三”的黄金搭配法则,将用色限制在三种以内,整体色调鲜亮明快,再通过几何线条交织勾勒出各式纹样。
富有创新力的岭南人还将不同花式的花砖通过搭配铺设在同一层楼面上,大胆摩登,别具一格。

别具韵味的岭南花砖。
逵园艺术馆摄影作品
岁月和动荡或许磨损了岭南建筑的色泽,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却赋予了它独具匠心的迷人风情。
下期,TEMPER将探寻岭南面料瑰宝、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纱绸界“贵族”——香云纱的奥妙。
作者:NATALIE LUO
NATALIE拥有个人微信专栏“白日梦作家N”,不定期分享自己对于时尚、生活美学、文化观念的观点,欢迎关注。
图源:来自网络
如对本文有任何看法或建议,欢迎发表在下方评论处或发送邮件至INFO@TEMPER-MAGAZINE.COM交流沟通。
THE CHINA TEMPER上刊载的所有内容版权均为本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发行、转载、重制、改动THE CHINA TEMPER的局部或全部的内容,请联系上述邮箱获取更多授权信息。
- 国潮背后:敦煌飞天降临“盖娅传说” - 8月 3, 2020
- 沐泥而生的奢侈品:岭南瑰宝香云纱 - 7月 15, 2020
- 化魂入形:岭南建筑中的西洋灵感 - 7月 7,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