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您的身份


由北京本土设计师张娜创立,2008年在健康时尚界首次登台之后,张娜很快便成为了中国炙手可热的设计师之一。Jessica Laiter跟踪采访了这位新锐设计师。

张娜说: “传承就是一切。旧衣服承载着生活和人性的印记.”

Fake Natoo 2017春夏,版权所有@China Fashion Bloggers

 

Fake Natoo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健康中国的概念正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国际上曾一度受到指责,80后和90后的中国年轻人通过自己的时尚行动正试图改变世界对中国的看法,通过他们的视角向世界展示着发生在中国内部的变化。作为健康时尚行动的领军人之一的张娜:

  1.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时装设计专业,毕业后前往巴黎国际时装艺术学院求学。
  2. 在2008年发布了自己的品牌,品牌原来的名字叫Na(too),后改为Fake Natoo。
  3. “仿造(Fake)”:不幸的是在时尚界已经有一个品牌以“Natoo”命名,于是张娜为自己的品牌取了一个语意双关的名字:“Na”是她的名字,“Too”预示着品牌的潜力。
  4. 张娜真正热爱并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是,在人、衣服、和环境之间建立一条永久的纽带。

虽然在中国还是小范围的,可持续时尚已经形成一股走势:时尚的发展根植于传承。

Fake Natoo 2017春夏,版权所有@China Fashion Bloggers

蒙古文化中的可持续性

身为满清贵族的后裔,张娜对根植于中国文化背景的时尚创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回顾三年前,在Fake Natoo2014年的秋冬发布会上,我们看到了她对传统文化的完美传承。在北京798艺术空间,张娜发表了以游牧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主题的服饰系列,这个系列体现了与地球母亲之间纯正真挚的紧密联系。以新疆蒙古族民间乐队的呼歌为背景音乐,采用大地色系和自然原料,诸如羊绒、羊驼呢、马海毛以及意大利绿色羊毛面料, 这个系列充分反映了自然的本色。

谈到对地球的回馈,全人类都应该反省我们曾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从T型台到快时尚,中国设计师和消费者们也在积极回应席卷全球的可持续有机时尚风潮。纵观中国时尚产业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界内人士经常谈论的话题。尽管规模尚小,可持续发展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线上平台像新浪微博到线下实践,例如折叠式剃刀修复改造等。可持续时尚潮流是根植于传承的前沿时尚。而中国的时尚潮流的转变也正是日益兴起地环保意识的最佳体现。

那些成为主干力量的新兴环保品牌清晰地显示出中国有能力成为这个产业中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大胆的升级再造?

张娜在经营她的品牌之外也在大胆地做着一些其他的时尚尝试。其中一个叫做“再造衣银行(Reclothing Bank)”的独立项目,就是张娜对于中国发展过快的回应,这个项目在2010年的澳大利亚艺术展上首次展出。“再造衣(Reclothing)”是指利用二手衣物重新设计和制作,“银行(Bank)”是交换和循环利用旧衣物的平台。我之所以称这个项目为“大胆的尝试”,是因为可持续时尚在中国还没有引起消费者的足够重视,可持续时尚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然而那些成为主干力量的新兴环保品牌已清晰地显示出中国有能力成为这个产业中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时尚放飞希望。China Fashion Bloggers的Timothy Parent带我们走进再造衣银行2017发布会现场:

升级再造虽然在中国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但在国际时尚界此概念已经兴起。张娜把捐赠来的旧衣物和废弃布料,旧货店里卖不掉的衣服重新设计利用,怀着探索人、服装、和环境之间联系的热情,创立了一个新的成衣系列。张娜在Brandnü里销售再造衣银行的成衣,Brandnü坐落于北京的五道营胡同,与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合作,是北京真正意义上的公益商店。Brandnü将零售额的10%捐赠给那些帮助Brandnü回收利用旧衣物的农民工妇女。

Fake Natoo 2017春夏,版权所有@China Fashion Bloggers

可循环利用的遗产

张娜用自己的话解释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旧物,我们丢掉了很多,还有很多遗忘在衣橱的深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这样做其实产生了很多浪费。我觉得有时候当人们看到自己用过的东西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这件物品所具有的情感价值。你需要慢下脚步,先回想一下过去,在去构思现在或是将来。” 传承就是一切。

这位年轻设计师有着自己的职业理念,旧衣物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人性。张娜希望人们在穿着再造过的衣服的时候会停下来想想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张娜在她的时尚旅程中将继续前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给自己来一剂健康的幽默针剂。她人虽然低调,但我们对她的品牌和其品牌背后的哲学抱有极高的期望。

只要人们关注健康时尚… 就像他们(B.C. Forbes)所说的:在取得成功的征程上耐力比速度更重要.” 所以让我们充满电来保持全新的状态吧!

 

 

 

 

 

 

 

本文出自 JESSICA LAITER的个人网站CHINESE GRAFFITI(点击继续阅读)
补充编辑:ELSBETH VAN PARIDON

中文翻译: 李丹(Kitayama Studio)

图片:Fake Natoo.

版权所有@Temper Magazine 2017

 

Elsbeth van Paridon
Follow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