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您的身份


  居住在北京的英国纪实摄影师Tom Selmon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密切地记录着中国雌雄同体风潮的发展演变。

中国的双性文化是世界文化历史中雌雄同体艺术形式的集中体现。

中国,一个拥有着56个民族的独党执政大国;一个十分传统的社会,这个社会几乎没有给那些敢于打破常规的人留下什么发展空间。例如那些过了27岁黄金年龄仍旧单身的女性(又被称为“剩女”),那些逃课跑去胡同屋顶消遣的叛逆的高中生,那些同志和拉拉,还有那些喜欢变装的人。

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对于此类现象的“批判”其实很是讽刺的。回顾历史,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京剧就是世界文化历史中雌雄同体艺术形式的先锋。京剧中的一些角色需要男性来扮演女性角色,从化妆、神情、到言谈举止,男表演者们需要经过多年的刻苦磨练才能登上京剧的舞台

Tom Selmon用相机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轨迹和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对于我们外国人来说用“奇葩”(quirks)这个词来形容社会中的这类人更为贴切(我认为用社会“弃儿”(outcast)一词有些过于戏剧化了)。在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浪潮中,“性”是一个让人觉得困惑同时又十分“活跃”的概念,中国人民的性意识也是在三十多年前才刚刚苏醒的。特别是9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正在努力寻找并标榜着自己的个性,其中有关性别及性方面的话题在这些年轻人是最受关注的。

我个人一直认为中国社会中出现的一些对于此类现象的“批判”其实很是讽刺的。回顾历史,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京剧就是世界文化历史中雌雄同体艺术形式的先锋。京剧中的一些角色需要男性来扮演女性角色,从化妆、神情、到言谈举止,男表演者们需要经过多年的刻苦磨练才能登上京剧的舞台。

这些年轻人所显露出来的另类风格虽然可能备受争议,让人觉得难以理解,但他们的确展现了一种超常的美(或许你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在来势汹汹的潮流变化中,纪实摄影师Tom Selmon在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拍摄记录着中国20多岁年轻人有关性别与性的思考。他用相机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轨迹和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有关Tom Selmon的详细采访请见Format Magazine!

摄影师Tom Selmon用他的镜头诠释着中国变装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迅速变化的社会潮浪中,性与性别的不确定性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概念。居住在北京的英国纪实摄影师Tom Selmon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密切地记录着中国雌雄同体风潮的发展演变. Selmon跟踪拍摄另类青年文化,从街头时尚、变装文化、到文化背景中的现代北京,他的创作充满了魔性令人着迷。

Tom Selmon跟我们讲述了他从伦敦来到北京的经过,以及他所感受到的变装文化的“独特魅力” :

听上去好像有点傻,我觉得摄影是我很擅长的事。我一直很喜欢去创造,即使在我小的时候,而摄影可以让我瞬间就创造出来一些东西。

我以前在伦敦拍摄时尚。除了编辑工作,我尝试着拓宽我的取材焦点,并在伦敦不同的场景进行拍摄,例如拍一些有关变装和同志的照片。由于我自己是同性恋者,关注这些是很自然的。

我的一个定居在北京的朋友告诉我有关北京的一切,社会中发生的变化等等,因此我想亲自到那儿去看看。

到北京之后我发现,北京的摄影题材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于是我就这样住了下来。中国90年后出生的一代人,与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理念相悖,对于性别与性方面的看法很开放。这对于我,一个想拍摄社会中不同人的摄影师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题材了。我认为中国的90后是当之无愧的脱颖而出的一代人。

我是人像摄影师。我喜欢记录各行各业的人和他们的生活场景。我特别喜欢男性的美以及各种有关男性的定义。这可能是为什么我觉得那些变装女王看上去很惊艳的原因。

我觉得化妆品与男性脸庞的接触是很奇妙的事情,我喜欢极端的美也喜欢柔和的自然美。跟变装比起来我更迷恋男人本身的魅力。我只是喜欢聚焦在特别的人和面孔上,也就是说,拍摄他们的独特魅力。

在北京的街头性别和性的变革正在进行着。城市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好像在被一种“潮流”感染着,性别和性的界限正在被跨越,慢慢地变得模糊起来。那些年轻人在那里展现自己,敢于袒露自己。我被他们吸引而跑去拍摄他们。对于我来说,他们展示着一种生俱来的美,这种美也显露在他们的脸上。

 

 

 

 

 

 

 

点击此处查看Tom Selmon的在线作品

图片:版权所有@Tom Selmon
中文翻译: 李丹
版权所有©2017 Temper Magazine保留所有权利

 

 

 

 

Elsbeth van Paridon
Follow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