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时尚公关和市场营销,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来到了纽约。来到纽约后,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我想要学习服装设计,于是我决定在帕森设计学院兼修设计专业。” 郑子霏
1、Temper杂志:郑子霏,请做个自我介绍吧。
郑:“首先,我必须要澄清一下,我其实并不是一位博主,我是一名设计师,主要设计包袋和帽子。在纽约,我喜欢在网上跟大家分享我对时尚风格的理解和穿搭,很显然我的博客很受欢迎。另外,我也负责坐落于纽约的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的社交媒体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相关工作,华美协进社旨在通过艺术来提升美国人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的认识。我真的很喜欢做这份工作!
在2014年,我发布了自己的同名品牌ZZF。在这之前,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时尚公关和市场营销,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来到了纽约。来到纽约后,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我想要学习服装设计,于是我决定在帕森设计学院兼修设计专业。毕业后,我开始尝试手袋设计,以前我从事时尚公关的时候,在时装周上结识了一位香港工厂主,他为我的设计免费打样并鼓励我继续发展下去,例如,去纽约不同的showroom里推销我的设计。于是,我在那家工厂里待了两个月,终于做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型的系列,我还用我自己的社交网络媒体和工具来做宣传,一切开始运作起来。”
“我的设计从生活中寻找共性。我崇尚个人风格,在经典风格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并让这种风格一直持续下去。”
2、Temper杂志:ZZF是怎样的一个品牌?
郑:“从其他设计师那里获取灵感,与他们合作,向他们学习,所有这一切都帮助我去扩展我自己的设计。从购买材料到其他相关的工作,交流是根本。在学习了专业知识,对自己更有信心后,我开始独立设计。从我遇见的、合作过的、采访过的、以及成为朋友的其他设计师那里受到启发,我决定尝试并深入到更详细的方向,譬如说女帽设计。我的第一个作品是带白色皮边的红莓贝雷帽。不过,当设计到关键时刻,我还是会到生活中寻找共性。我崇尚个人风格,在经典风格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并让这种风格一直持续下去。”
3、Temper杂志:ZZF的客户群是哪些人?
郑:“我的客户是白领,新时代女性。这些女性享受生活,追求上进并且有她们自己的风格。她们敢于创新,敢于尝试新设计。举个例子,当我做设计的时候,我会根据客户的要求改变颜色或调整形状,将设计变成客户自己的东西。我不想做一个大品牌,另外,我希望我的品牌Logo是不可见的。客户可以真正拥有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她们可以自己说了算。”
4、Temper杂志:这个问题看起来有些多余,但还是问一下,你是如何将中国风融入你的设计中的?
郑:“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是的,很明显我是一个中国人,但是当你这么问我的时候,我一下子也不知道如何准确表述。我的男友,则正好相反,当他说到’珍妮,你的东西很中国化’的时候,我常常会生气,因为以前他所谓的’中国化’一直是贬义的。在我的包袋设计中,他所辨别出的的中国古典建筑元素,并不是我有意添加的,但是它会自然而然地出现,这是一定的。”
5、Temper杂志:你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郑:“我喜欢老电影,旧时期的好莱坞电影,这些电影会给我一种轮廓分明的感觉。我猜想我可能是一个守旧的人!(笑)另外,我还喜欢八十年代的音乐。回到刚才的话题,我喜欢直线、方形,但不喜欢那些圆圆的东西。我还喜欢黑色和白色,单色,线条简洁分明的服装。也许有些奇怪,哈,但这就是你所说的,我的灵感来源!”【我们都有点疯狂,没关系】
6、Temper杂志:对于2017年的中国时尚,有什么可以透露的吗?
郑:“毫无疑问,有一批新的年轻设计师会加入进来,我在纽约时装周上就见过不少。不得不说这些设计师让我很惊讶,其中一位我最喜欢的设计师,毕业于帕森斯设计学院,他创作了一整套白色的作品,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出自于一位青年的设计师!他的设计独一无二,所有一切都是白色的。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但他的作品就是能给人深深的触动。如今当看到一件作品时,人们常常能辨别出’这是一位中国或者亚裔设计师的作品’。这说明这批设计师很独特!非常独特!虽然我们不应该用国籍来定义一位设计师,设计应该是不同观点和风格的混合。
不幸的是,在时尚界,对实实在在的设计,金钱往往比话语来的更响亮,这也是设计师行业的阴暗面。真正有才华的人往往因为资金的匮乏而得不到发展。我希望越来越多的有才华的(中国)设计师能够有发展的机会。当今,中国时尚市场日渐成熟,那些崭露头角的中国设计师最终将开拓出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市场。让我们充满希望!”
在过去的三四年时间里,人们对于中国制造的看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国制造’等同于’创新’。
7、Temper杂志:中国时尚在美国所引发的关注?
郑:“我在美国的很多朋友都是设计师,我们集体抱团,互相学习,同时也教会了彼此很多东西。我们虽然是一个小群体,但是我们充满力量!【笑】不过说真的,在过去的三四年时间里,人们对于中国制造的印象明显发生了转变:看到中国新生代的设计师的不断创新,人们开始对’中国制造’产生了敬意。”
8、Temper杂志:关于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你是如何具体的提携和帮助年轻的中国设计师的?
郑:“我们的策略是为年轻设计师提供多种多样的帮助。我们帮助他们筹办展览活动,提供场地和媒体资源(我们有一个庞大的媒体数据库),并为他们联系潜在的赞助商和广告商,总而言之,提供一切可以把设计师品牌推出去的关键要素。我们自己将会在9月23号举办一场时装秀,在2018年2月的时候,我们将会举办另一场由五六个不同设计师品牌组成的时装秀。”
9、Temper杂志:在纽约,成为一名年轻年轻设计师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和在上海,巴黎,伦敦,安特卫普这些地方比呢?
郑:“在纽约,人们开放的想法能够被实现。年轻、没有名气的设计师和艺术家也能受到欢迎,没有其它的时尚资本能像在这里这样充满能量。这个城市的人们给了你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别人能看到你。相比之下,其它城市的时尚环境,譬如说上海,我给你举个我自己的例子,金钱和名气依旧凌驾于创新和创造之上,光是想到这里我就没有机会了。你必须要达到一定的地位,才能和那些大佬们一起玩。但是在纽约,你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他们的玩具你也可以拿来玩。这是一种命运的奇妙匹配,开放与时尚并存。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很想去上海看看我在那里能走多远,但现在,纽约依旧是我的头号大本营。”
10、Temper杂志: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们回到开头,ZZF品牌的下一步发展是什么?
郑:”手袋!设计更多的手袋!还有设计下一个男朋友系列(Boyfriend Collection)。因为每个人都需要配饰,哈!另外,我真的希望能成为中美之间的桥梁,向世人展示21世纪的中国设计——新中国制造!”
构造法是一套经典的设计方法,这也是帕森斯学院基本原则的一部分:从纸样,到裁剪,到缝制,到完成,到最终售卖,构造法是引导年轻设计师学习制衣的基本步骤。视觉技能与手指配合和想象力的融合,开放的时尚文化加上充满创造力的双手,这是中国设计师进入纽约所必须经历的最重要的过程。这也是Temper杂志的文末总结。
郑的微信联系方式:jennyzheng117 |
网址:www.jennyzheng.org
图片来源:所有图片由ZZF和Temper杂志的Elsbeth van Paridon提供。
中文翻译: : 李丹 (Kitayama Studio) 和蒋旻
版权所有:@Temper Magazine
- 90后女孩马海伦:用镜头发现故乡新疆 - 5月 7, 2022
- “我 emo了”:现在的中国年轻人都emo了 - 10月 15, 2021
- BBB BAR · 北京年轻潮人的宝藏CLUB - 9月 5,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