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您的身份


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母女与儿女”之间的斗争越演越烈的原因不止一个。所谓的中国“经济大爆炸”带来的一个巨大的代价是,父母与儿女之间代沟的加剧。Temper 杂志的撰稿人Jessica Laiter报道!

“以前国家教育我们要贡献社会,而现在社会却在教育他们要如何尽自己所能去为自己争取。”

一语双关

2010年一则有关Gap的媒体报道说:

“在Y&R China的设计指导下,美国服装品牌Gap在中国登陆,其广告大片极具创意性。在中国向世界打开门户的大背景下,’Let’s GAP Together’的广告标语将Gap定位为一个有感召力,能代表中国’黄金一代’的服装品牌。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年轻一代人正在经历着一种新的’自由与解放’。广告大片中同时出现了来自中国和美国的模特,虽然他们外表不同,但却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

快进到2017年,讽刺的是,人们对Gap广告语的第一反应是,在中国,比起创造性和快时尚,这里的’gap’其实更是指不同世代人之间的’代沟’。

尊敬长恪守孝道,这是家长们经常会说的话。

如今的孩子们

让我们

Gap中国广告大片:王卯卯和Julia Frakes,照片提供:Gap

父母谈话时,父母的世界观有没有使你感到困惑?

  1. 你的父母或祖父母是否时常会在公共场合甩给你一些带有偏见的评论,或拿相亲、找工作等老掉牙的话题一遍又一遍地说?
  2. 当这些“忠告”扑面而来时,你是否感觉自己跟长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如果这三个问题中,其中的两个或三个你的回答都是“是”的话,那么你需要先停下来想一想。我们的长辈们在经历了儒家思想、国民党统治、基督教、无产阶级毛泽东主义、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思想,“致富光荣”等,光是列举就已经令人眩晕、让人困惑的宗教政治文化的影响后,很多“长辈”们的世界观、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待钱的态度、野心、对生活质量的衡量是那么的不同也就不见怪了。

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母女与儿女”之间的斗争越演越烈的原因不止一个。所谓的中国“经济大爆炸”带来的一个巨大的代价是,父母与儿女之间代沟的加剧。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对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出生人来说,本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持续动荡之后,持续性对于这一代人来说变成了奢侈的事情。然而正是这种对持续性的期待,产生了老一代和年轻一代人之间的代沟,这种代沟不止于世代之间的,还包括在价值观、贫富、教育、人际关系、信息等方面的差距。

在中国,当人们看到红刷刷的人民币时的反应会如何?当然他们会一窝蜂地跑去淘金。但是像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欧洲等国家,经济辉煌期过去后,人们对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成功人士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于是整个社会的前景可以预测,社会发展也相当稳定。

“以前国家教育我们要贡献社会,而现在社会却在教育他们要如何尽自己所能去为自己争取。”这是一个各人顾各人的社会,没错,个人主义而非集体主义才是现今中国的重心。怪不得人们在饭桌上有那么多的复杂议题要去讨论。

上过山下过乡,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辛勤耕耘,把自己的二十几岁的青春年华都花在了偏僻的乡下地方的那一代人,他们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然而,他们的孩子却是在用ipad在线来衡量生活、交友、旅行、甚至个人财富。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八零后(那些出生在1980年后的人)。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粮食短缺的困难时期,他们成长在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并大声呐喊着:打开大门!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同样的一个中国,生长在不同年代人的经历竟有着天壤之别。当谈到中国当代年轻人的野心和梦想时,这些悬殊的差距就立刻显现了出来,于是产生了两代人之间的巨大鸿沟。例如?

谈到女人。

八零后:千禧年的婚姻,照片提供:The Ministry Of Tofu

八零后的人生

八零后的母亲们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变迁,她们的经历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两代人之间会存在着如此大的代沟。这些母亲们的故事和其中的细节真的能让你集中注意力听上几个小时也不会觉得累。从保守的旧社会、到革命、再到现代中国,她们轮番经历了从压迫到解放,再到社会大融合的全部过程。让人困惑和压抑的毛泽东思想,突如其来的“淘金热”,自由与文化的冲撞,天安门广场事件,改革开放,在经历了如此天翻地覆地社会变迁之后,你真的会想知道她们是怎样一路走下来的。

生活在中国旧社会的妇女是受压迫的,尽管毛泽东的政治思想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但他的确解放了中国妇女,使她们拥有了连做梦都想不到的权利。“破四旧”——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习俗、旧习惯,这虽然对延续传统不利,但却保护了妇女权益。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废除了包办婚姻、陪嫁、纳妾、童养媳等习俗,另外,妇女也有了申请离婚的权力。但这是不是有些好的过头了?

妇女有了工作的权利,但同时她们也背负上了为革命多生孩子的重任,人们不是常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真正的问题是:野心还是压迫?图片提供:Women Of China

女人、野心、压迫

天啊,除了挑战,到底什么才是支持女人继续走下去的?毫无疑问,答案是野心和时尚!

乡下的生活已经不能满足女孩们的抱负和野心,生活在后毛泽东时代的年轻一代中国女性,在有着就业保障的前提下,偷偷地开始从乡下来到城市,她们穿起了职业装,在主要城市开始了工作。中国所谓的“剩女综合症”迫使这些单身女性,不得不去递交一份不俗的简历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和一个好归宿。

我们不应该嘲笑这些女孩的野心。事实上,她们是值得赞颂的。这些女孩的母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禁止上学和工作,母亲们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独立自由。这听上去好像不太现实,尽管一个女人渴望事业成功,但家庭和敬孝仍然是中国社会道德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应该被放在第一位的。因此,在今天,女性肩膀上的负担并

没有减轻:

  1.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2. 另一位教导说:“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3. 一个儒家民族主义组织在1935年还曾告诉我们:“女人就是为了还伦常债才来到人间的”。

“我们这一代人”,大梦想,大压力,大时尚,图片来源:Women Of China

我们都知道,在这两方面,女人是可以兼顾的。在西方,女人实际上是有选择的,但是在中国,离这一天的到来还是很遥远很漫长,即使是一个简单的房子产权问题就让两代人都头疼。在经济上,父母愿意帮助孩子们买房来作为对儿女们将来生活的支持和援助(大部分是女儿)。这样等父母上了年纪时,儿女就会回来照顾父母——独生子女政策加重了儿女肩膀上的负担。作为男人,女方家希望男方在婚前就买房,作为这个男人可以支撑起这个家庭的证明。(但是人们对买房问题各持己见,有些年轻情侣会选择将爱情先于金钱的“裸婚”。)

年轻一代人不再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享有同样的优先权,光是这内疚委屈的哭喊声就能填满整个北京城。你如何能主导自己人生?在父母的鼓励下,努力工作,多多赚钱,在你二十几岁时你突然间发现原来自己职业生涯是那么的短暂。事业有成的人突然间辞职不干了,原因是因为要回家照顾老人,这种事在美国我们听都没听过。这一大家子!

年轻一代人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老一辈当年所经历的苦难。无论是身处国内还是国外,老一辈人在毛泽东精神指引下的那种顽强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了八零后的内心深处,这毕竟是国家繁荣和人们价值观的根本。但是,指引当代女性,使她们犹豫是否要成为家庭主妇,在隧道尽头的那一道耀眼的光,到底又是什么呢?

就好像是在穿Gap这种快时尚品牌的衣服,中国八零后的女性们本着享受当下的心态,在经验教训和人生导向之间徘徊的同时,她们对于是否要为后代存钱买房的问题其实并没有怎么仔细考虑过。

亲,让我们来聊聊时尚吧!

什么时尚?还是先让我们看看时尚是在什么时候,在哪出现的?

追溯到毛泽东时代之前的几年,在那个时候,女性是可以穿着像泳装、旗袍等那些在现在看来都很性感开放的服装的,那时的中国女性时尚跟1900年代初的美国时尚很相似。毛泽东时代的来临迫使女性们穿上中性服装。现在我们真的很能理解自己母亲当年的时尚窘况,突然间,橱窗里的那些美丽婉约的晚礼服突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掩盖自身女性魅力个性,象征团结统一,男女皆宜的无性中山装。时尚与权利的搭配是终极权力游戏:穿着中性服装是个人的选择,而非强求。

新中国制造,照片提供:Wang Fengchen 2018春夏, 纽约男装周

无代沟时尚

一旦做了选择,转变就不那么容易了。虽然伤害已经造成,但对于八零后中山装已经成为过去,最多不过是一件博物馆的收藏品罢了。购物再次成为表达个性自我的行为。八零后被解放了,从YSL套装到Louboutin红底高跟鞋,他们张开双臂,自由表现自我,这也是他们可以掌控自己命运的一个体现。从红宝书到红底高跟鞋,事情正在转变。

中国人对待财富和物质的态度是又爱又恨。金钱是把这一切链接起来的纽带,但是父母一辈总会担心,如果给孩子的太多,孩子们便不会再去努力“繁荣致富”——引用中国共产党曾经用过的词——孩子们会想要尽其一切所能以最快的速度“致富”。

毫无疑问,资本主义(当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确是进步和成功的,但是区别在于财富是如何获得的。对于八零后来说,当提到钱,他们有时会惊诧于他们父母的那种无道德底线的态度。再者,“中国父母不论做什么工作,他们所关心的不是职业地位也不是公共成就,而是金钱和保障。”

在中国,八零后们逐渐学会了去珍视事情发展的过程,这帮助他们定义了自己的野心。在另一方面,老一代人仍是用金钱而不是用机遇来衡量事情的价值,他们想要找的是一份有钱拿的工作,而不是想建立自己的事业。如此,对于他们来说,所有的工作其实都是一样的。于是,他们会努力说服自己的孩子,与其去做遥远的将来才会有回报的事业,不如现在就去找一份有薪水的工作。

忍受着来自传统的压力,压抑着独立个性的表达,同时被父母可能完全正确的讨厌的预感所激怒着,于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形成了。这两代人之间联系的桥梁已经被父母的霸权主义所侵蚀,即便是在2010年后,Gap(一语双关)仍然在摧毁着年轻人的独立个性。

 

 

 

 

 

 

 

作者:Jessica Laiter

引文及编辑:Elsbeth van Paridon

中文翻译: :李丹 (Kitayama Studio)

图片版权:反之亦然,照片提供Photographer Ooztop for Bored Panda

版权所有:@Temper Magazine 2017

Elsbeth van Paridon
Follow me